西洋情人節的由來
據說在公元200期間,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禁止年輕男子結婚。認為未婚男子可以成為更優良的士兵。一位名叫瓦倫丁的教士違反了皇帝的命令,秘密為年輕男子主持婚禮。…傳聞說瓦倫丁於公元269年2月14日被處決。據《天主教百科全書》指出,公元496年,教宗聖基拉西烏斯一世在公元第五世紀末葉廢除了牧神節,把2月14日定為聖瓦倫丁日。
這個節日現今以「聖瓦倫丁節」——亦即情人節——的姿態盛行起來。但是在第2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後,1969年的典禮改革上,整理了一堆在史實上不知是否真實存在的人物以後,聖瓦倫丁日就被廢除了。現在天主教聖人曆已經沒有聖瓦倫丁日(St. Valentine's Day)。
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在英語裡被稱為Valentine's Day,中文有時稱為「情人節」,用以紀念他。
情人節的習俗源於古代的信仰,並得以基督教國的「聖人」來命名。與此同時,情人節也受商業界所利用,成為向人謀利的另一個藉口。
西洋情人節各地的文化
美國:男性在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說「情人節快樂」已經沒有特別的感情關係,而逐漸演變為有如公開場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較少在公開場合對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英國:從17世紀開始,情人節變得普遍。
沙烏地阿拉伯信奉伊斯蘭教,而西方情人節被認為是一個帶有濃重基督教色彩的節日,宗教警察在情人節臨近取締被認為是和情人節有關的商品。
日本:女性送巧克力給她喜歡的男性,而男性則在一個月後的白色情人節(ホワイトデー,White Day)回禮表衷腸,這是日本商人於1977年炒作的結果。《讀賣新聞》解釋說:「禮物指定是白巧克力,原因是避免吝嗇的男子把女友送贈的巧克力收藏起來,然後又將其原封不動地作為回禮。」
台灣:在這一天大部分情侶是男生送女生禮物。另外,沒有交往對象的年輕男女則不限於只有男生送女生禮物,因此有許多人趁這天向喜歡的人告白或送禮物。情侶亦會特別在這天約會。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不少年輕男女也開始慶祝這個節日,目前年輕人對該節日的重視程度已經可以與春節、中秋節相比。一般是男生送女生禮物比較正式,女生也要有所表示。除此之外的重要活動內容是到比較浪漫的地點共進晚餐,互相在網路愛牆發送祝福也成為新的時尚,表示愛情的承諾與永恆。對於正在追求女孩的男生來說,如果這一天女孩接受了他的禮物或者表示接受邀請,就意味著戀愛關係的確定。
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長期影響下,慶祝情人節已有多年歷史。男女會互贈禮物,男送女的標準禮物通常是鮮花、巧克力、首飾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錶、領帶等男士服飾用品,並且常會到餐廳享用燭光晚餐。
澳門:在情人節日,男會送鮮花給女,女則會送給男巧克力。男女情侶都非常重視這天的節日。
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C%A3%E7%93%A6%E4%BC%A6%E4%B8%81%E8%8A%82
介紹這麼多西洋情人節的文化
到底這一天該怎麼過咧?
各位可以參考
=========================================================
各位好友,又到了愉快的周五啦
下周二就是2/14情人節啦
記得有情人的,閃光收斂一點
不要閃到那沒情人的嘿
沒情人的,
請把刀具和繩索這類危險物品收好
免得不小心把他用到不該用的地方
祝各位周末愉快 及
情人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