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估計在發生各式各樣的災難如洪水、火災、地震、颱風、土石流等大災難後,獲得外界救援的時間平均約為三天左右,因此準備【72小時急救包】變成了平時防災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下列是我們建議應包含的物品內容,可依自己的需要,略做增加或減少,請定期檢視急救包,確保它能符合實際狀況使用。
(1) 急救包應是可攜帶式的,放在房子的出入口。當急難來臨時,家人可以輕易地抓起來就跑。不要讓急救包超重,因為在找到合適的庇護所前,您可能要背著它走遙遠的路。
(2) 每個家庭成員都需要有自己的急救包,除了基本的食物、水及衣服外,其他較重的物件可相互分配來擺放。
(3) 切記急救包要符合個人的需要,及其他家庭成員的需要,如老年人、殘障者及嬰兒。
(4) 每年至少兩次重新檢視急救包。要注意食物及水的食用期限,檢查小孩子的衣服大小是否合適,冬天或夏天的衣物應稍作替換,並檢查電池、手電筒、收音機是否可用。
這是急救包內容的參考說明,每個人得隨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情況不同而有所調整。
物品名稱 |
數 量 |
說 明 |
背包 |
1只 |
質輕、防水、結構耐用、多層或多種小口袋設計的背包。 |
飲用水 |
2公升 |
可另準備攜帶型濾水壺。 |
食物 |
9餐份 |
營養口糧、八寶粥、巧克力、肉乾等可立即食用、高熱量及重量輕的食物。避免準備食用會覺得過於口渴的食物。 |
急救醫療包 |
1份 |
OK繃、止血帶、方巾、優碘、消毒棉+紗布+透氣膠帶、生理食鹽水、腸胃藥、止痛藥、防蚊蟲藥、體溫計、安全別針、剪刀、個人疾病特殊用藥、簡易急救手冊等。 |
工具刀 |
1只 |
選擇多用途及不鏽蝕之刀具。 |
照明設備 |
2種以上 |
如手電筒及其電池、頭燈、螢光棒、蠟燭、打火機、防水火柴等,並置於背包外明顯的地方,以便能在黑暗中迅速找到。 |
收音機+電池 |
1只 |
輕便型並最好能防水。如果有手搖充電式更佳。 |
針線包 |
1組 |
|
哨子 |
1只 |
|
繩子 |
50呎 |
粗細各一條 |
帳棚 |
1只 |
或可遮蔽的防水布。 |
睡袋 |
1只 |
質輕、保暖、折疊後體積小的睡袋、並建議加上可防風防水的錫箔毯。 |
清潔用品 |
1套 |
濕巾、衛生紙、衛生棉、清潔皂等。 |
衣物 |
2套 |
雨衣、內衣、防寒防水衣物、襪子、帽子、手套等。 |
證件影本 現金 |
|
身份證、戶口名簿、護照,保險卡、健保卡、不動產權狀、銀行存摺、提款卡、現金和零錢等。 |
手機 通訊錄 |
|
包括緊急通訊電話如附近醫院、警察局等。備電話卡或考慮通訊器材如無線電手機或行動電話等。 |
我們教會舉辦的72小時急救包訓練
當天屏東縣縣長曹啟鴻先生也來參觀
==================分隔線===================
這72小時急救包主要是讓我們多一分的準備,
或許這個包包並不足以應付所有的狀況,
有些天災的狀況,準備這個包包好像派不上用場,
(例如這次日本的地震引起的海嘯,直接淹到時根本就來不及了)
然而,我想問~假如你僥倖的在各種狀況裡存活下來時,
在等待救援來臨前,
會不會希望身邊有這麼一個準備好的包包呢?
我相信很多人希望會有。
多一分準備,就多一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