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交響情人夢,可以說是一部非常適合喜愛古典音樂的入門者來欣賞的影集,
 
透過劇中人物藉著交談和內心獨白等方式,我們都能簡單的一窺這些古典樂曲的風貌,
 
但是由於劇中皆以節錄方式取樂曲中的精華部分,
 
我們聽到的都是最易被大眾所接受的部分,想再進階的欣賞,就得全曲聆聽,
 
這時我們得了解何為古典樂派?何為浪漫主義樂派?交響曲是什麼?
 
奏鳴曲是什麼?協奏曲是.....不去了解這些我們仍然可以聽得很愉快,
 
只是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我們永遠感受不到樂曲中的靈魂,
 
我們只流於以喜好來欣賞音樂,而不是用[心]來聆賞,
 
這就與欣賞流行音樂就沒甚麼差別了.當然,這也沒什麼不好.
 
    但我告訴各位,交響情人夢劇中好幾幕主人公與樂曲完全融合時,
 
背景突然間換到大自然的青青草原裡,各位可別以為那只是誇張美化的手法,
 
那是真的!~當我們完全融入一首樂曲中時,你會完全忘了自己在哪,
 
腦海中的影像會非常明顯,彷彿你就在其中,聽一般的流行曲,
 
歌詞寫入我們的心坎裡,歌曲震撼我們的神經,我們會感動,
 
會流淚,但交響樂,當我們能完全融入其中時,
 
我們能得到的,絕不僅僅是感動而已......想得到這種特別的經驗,
 
還是得做功課啊3231609_1268966743YmR5.gif  
 
先從這開始吧 何為古典音樂?   
        
孟德爾頌 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劇中第一次出現的交響曲
(千秋兒時在布拉格時候的曲目)
 
 
孟德爾頌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4(三木清良在團練休息時演奏曲目)
 
 
雅科布·路德維希·費利克斯·孟德爾頌·巴托爾迪(德語: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通稱費利克斯·孟德爾頌,又譯孟德爾頌、門登思宋、棉底路斯孫等。德國猶太裔作曲家,生於德國漢堡的一個富裕家庭,逝於萊比錫。孟德爾頌為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孟德爾頌的祖父是德國猶太哲學家摩西·孟德爾頌,父親為銀行家,母親為鋼琴家,由於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中,孟德爾頌自幼便得以學習音樂,且自幼即顯露出奇其不凡的音樂才華,在9歲時第一次公開演出,11歲時進入柏林聲樂學院並且開始作曲,17歲時完成了為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夢〉序曲》(Overture to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829年他十九歲時不顧當時音樂權威的反對,親自指揮演出巴赫(J.S. Bach)的《馬太受難曲》。這是巴赫死後79年第一次被公開演出,由於這次的演出,使得大家開始注意巴赫,而巴赫的音樂也逐漸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被演出。
孟德爾頌於1835年受邀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指揮,1837年與塞西爾·夏洛蒂·索菲亞·讓雷諾(Cecile Charlotte Sophia Jeanrenaud)結婚,育有三子二女,之後在1842年他協助舒曼成立萊比錫音樂學院,孟德爾頌為首任校長,這所學校後來成為歐洲重要的音樂學校之一。
1846年的孟德爾頌的健康狀況已經出現問題,而次年他心愛的姐姐過世更讓他深受打擊,導致健康狀況更加惡化。1947年10月他突然中風,11月4日在萊比錫去世,享年38歲。
孟德爾頌的姐姐范妮·孟德爾頌也是作曲家。
音樂成就
孟德爾頌是難得的全能型天才,身兼鋼琴家、指揮、作曲家、教師等多重身分。
孟德爾頌在短短38年的一生中創作極為豐富,在他活著的時候就被認為是當時作曲家中的第一人,彪羅曾稱他為莫扎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大師。他的作品風格富於詩意,曲式完美而嚴謹,但是他的音樂還是屬於浪漫樂派,這些音樂抒情、優雅與乾淨,清楚地運用管弦樂的色彩。他的《〈仲夏夜之夢〉序曲》為浪漫主義作曲家描繪神話仙境提供了先例。他獨創了「無言歌」的鋼琴曲體裁,對於標題音樂和鋼琴藝術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啟示價值。他的審美趣味和創作天才都深刻的影響了後來的浪漫主義音樂。
主要作品有交響曲《蘇格蘭》、《義大利》、《宗教改革》,序曲《芬格爾山洞》、《平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小提琴協奏曲,八冊四十八首「無詞歌」等。
 
 
 
貝多芬 第九號交響曲 「合唱」第一樂章 - 奧山真澄仍在A管弦樂團練習樂曲
 
 
貝多芬 第四號交響曲
 
 
韓德爾管風琴協奏曲/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全)
 
貝多芬 第五交響曲 「命運」
 
貝多芬 第七號交響曲 - 千秋真一第一首由他指揮的作品,此外亦是真一在R☆S管弦樂團指揮的作品。 也是本劇的主題曲
 
貝多芬 C 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Op.15
 
貝多芬 F 小調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
 

貝多芬 升 C 小調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

貝多芬 C 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第二樂章 Op.13
(千秋走出練習室時,聽到野田妹的亂彈版,吸引了千秋的注意,進而認識了野田妹)
 
貝多芬 第 32 號鋼琴奏鳴曲 OP.111
 
 
 
貝多芬 第 31 號鋼琴奏鳴曲 OP.110
 
貝多芬 F 大調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春」(峰小提琴補考演奏曲目)
 
峰小提琴補考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揮家。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Lieder)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在華文世界,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童年
貝多芬很小就開始接受音樂訓練,啟蒙老師正是其父[6]。6歲就能作曲的莫扎特無疑給貝多芬的父親立了一個榜樣。為了使自己的兒子貝多芬也成為一位神童,約翰很早就教貝多芬彈奏鋼琴。這樣的做法雖然使得貝多芬在1778年就能在科隆登台演出[7]、11歲就在劇院樂隊演出、13歲就成為風琴師,並發表了3首奏鳴曲,但卻顯得揠苗助長。約翰有時甚至會在深夜將貝多芬從床上拉起,要他在朋友面前演示其音樂才能。貝多芬因此在上學時顯得注意力不夠集中。11歲的時候,他因父親財力不濟而被迫輟學,因此他在學校所學到的應該不會很多;而此時的貝多芬和其他11歲的孩子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由於約翰的音樂教育缺乏系統性,所以有同行說服了約翰,讓貝多芬另請高明以進一步發掘其潛能。1781年(一說1782年[5])貝多芬跟隨樂隊指揮克裡斯蒂安·戈特洛寶·奈弗(Christian Gottlob Neefe)學習鋼琴和作曲,另外還跟弗蘭茲·安東·裡斯(Franz Anton Ries)學習小提琴,這些新老師的努力使得貝多芬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奈弗是一位好老師,他不但看出了貝多芬的優勢所在,也能察覺其弱點:缺乏自制力,修養和紀律。他要求貝多芬研習前輩的作品,如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再來是同時代音樂家的名篇,如莫扎特的作品。1782年,奈弗發表了貝多芬的第一部作品《以戴斯勒先生一首進行曲為主題的羽管鍵琴變奏曲》(Variations pour le Clavecin sur une Marche de Mr. Dressler)。貝多芬在1783年(一說1782年)代表奈弗出任宮廷樂隊羽管鍵鋼琴演奏家。1783年,奈弗在一音樂雜誌撰文道:
 "這位年輕的天才應該在其藝術修養方面得到更多的幫助,只要他能堅持不懈,一定會成為莫扎特第二。" 
而貝多芬也是對這位老師深存愛戴,他在同一年寫信給奈弗的信中提到:
"如果我有所成就,這一定是您的功勞。"
第九號交響曲
主條目:第九號交響曲 (貝多芬)
 
貝多芬1823年畫像,由費迪南·喬治·華德梅勒(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繪製早在1817年,倫敦愛樂協會委託貝多芬為之創作兩首交響曲,並前往指揮。他雖然回信答應1818年1月會完成,但是貝多芬不同意協會開出的條款,計劃因此落空。但是這份委託卻把他重新拉回到交響樂的創作中。他為這個計劃寫好了第一第二樂章。但直到1822年,他才真正重視這部第九交響曲的創作。此時他還有《莊嚴彌撒》寫作在身。交響曲大部分都是在1822到1824年完成的。其實貝多芬最晚在1793年,就有為席勒1785年的《歡樂頌》譜曲的打算。而在1808年那場傳奇的音樂會上首演的《合唱幻想曲》,其變奏部分則已隱約露出「歡樂」的主題。但他將詩篇與交響曲聯繫在一起卻是1822年的事。本來他只打算為這首交響曲寫一個器樂結尾(這個器樂版本的素材就用在他的弦樂四重奏Op.132裡面)。但好像連他自己對這種標新立異的做法都感到不安。就是在交響曲首演之後,貝多芬還自問,究竟為交響曲加一個合唱的終樂章對不對。
1822年愛樂協會再一次聯繫貝多芬,並為後者提供50鎊,等於是購買一首交響曲的專屬權。貝多芬勉強接受。他在1824年4月完成該交響曲,並且將一份手稿寄往協會,並寫上「為倫敦愛樂協會而作」。但很明顯,貝多芬對這個「專屬權」的理解是英格蘭的專屬,所以他讓交響曲在5月7日在維也納卡特納托劇院(Kärtnerthor-Theater)首演,由米雪埃·翁勞夫(Michael Umlauf)指揮。貝多芬則坐在舞台上,在每個樂章開篇時給出節奏速度方面的提示。當天晚上,首先以《雅典的廢墟》序曲打頭陣,再是《莊嚴彌撒》的三部分,然後才是壓軸的第九交響曲。雖然樂隊的素質不是最好的(臨時拼湊而成的樂隊),但演出很成功,盛況空前。辛德勒寫道:演奏結束後,背向觀眾的貝多芬並不知道身後發生何事。這時,觀眾看到了最感人的一幕,一位獨唱演員卡羅琳娜·溫格(Caroline Unger)拉貝多芬轉過身,才讓他看到觀眾起立五次並瘋狂地在鼓掌。當時,即使是皇室夫婦出場,觀眾也只會起立三次表示敬意,而五次對於一位非受雇於皇室的人來說,是未有的。這甚至引來警方到達現場,去制止這種自發的致意。貝多芬深受感動。
交響曲在1826年8月付梓出版,並且題獻給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三世。取得「專屬權」的英國則要等到1825年3月21日才能聽到交響曲。而且英國首演中,終樂章是用義大利語演唱的。
不少人認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是目前最「偉大」的交響曲,因為其中將管弦樂之美與人類歡樂大同的理想結合得如此美妙,整體氣勢磅礴,氣象雄偉。前三個器樂樂章的長度,只有《英雄交響曲》可與之一比。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的快板,暗沉又充滿轉折,起於一弦樂漸強,又終於相似的過程。第二樂章是歡樂的諧謔曲。而第三樂章則是甘美的柔板,但結尾處卻換成了莊嚴的旋律。第四樂章,先是粗暴的弦樂陸續打斷前三個樂章的主題,表示否定,而後是微弱的,來自遠方般的歡樂頌主題,高潮時,主題用樂隊全奏得以加強,然後才進入合唱部分。合唱部分可以說是整部交響曲最精彩的,大約用了席勒《歡樂頌》中三分之一的詩句,長度可比古典主義時期一部典型的交響曲,編製是一個混聲四部合唱加上四位獨唱(SATB)。他們交替獻聲,頌唱人類的兄弟情誼。管弦樂色彩斑斕,起起伏伏充滿變化之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第九交響曲的原譜定為人類文化遺產。2003年原稿由一位英國人在倫敦索思比拍賣行以213萬英鎊購得。.....
 
第九號交響曲
主條目:第九號交響曲 (貝多芬)
 
貝多芬1823年畫像,由費迪南·喬治·華德梅勒(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繪製早在1817年,倫敦愛樂協會委託貝多芬為之創作兩首交響曲,並前往指揮。他雖然回信答應1818年1月會完成,但是貝多芬不同意協會開出的條款,計劃因此落空。但是這份委託卻把他重新拉回到交響樂的創作中。他為這個計劃寫好了第一第二樂章。但直到1822年,他才真正重視這部第九交響曲的創作。此時他還有《莊嚴彌撒》寫作在身。交響曲大部分都是在1822到1824年完成的。其實貝多芬最晚在1793年,就有為席勒1785年的《歡樂頌》譜曲的打算。而在1808年那場傳奇的音樂會上首演的《合唱幻想曲》,其變奏部分則已隱約露出「歡樂」的主題。但他將詩篇與交響曲聯繫在一起卻是1822年的事。本來他只打算為這首交響曲寫一個器樂結尾(這個器樂版本的素材就用在他的弦樂四重奏Op.132裡面)。但好像連他自己對這種標新立異的做法都感到不安。就是在交響曲首演之後,貝多芬還自問,究竟為交響曲加一個合唱的終樂章對不對。
1822年愛樂協會再一次聯繫貝多芬,並為後者提供50鎊,等於是購買一首交響曲的專屬權。貝多芬勉強接受。他在1824年4月完成該交響曲,並且將一份手稿寄往協會,並寫上「為倫敦愛樂協會而作」。但很明顯,貝多芬對這個「專屬權」的理解是英格蘭的專屬,所以他讓交響曲在5月7日在維也納卡特納托劇院(Kärtnerthor-Theater)首演,由米雪埃·翁勞夫(Michael Umlauf)指揮。貝多芬則坐在舞台上,在每個樂章開篇時給出節奏速度方面的提示。當天晚上,首先以《雅典的廢墟》序曲打頭陣,再是《莊嚴彌撒》的三部分,然後才是壓軸的第九交響曲。雖然樂隊的素質不是最好的(臨時拼湊而成的樂隊),但演出很成功,盛況空前。辛德勒寫道:演奏結束後,背向觀眾的貝多芬並不知道身後發生何事。這時,觀眾看到了最感人的一幕,一位獨唱演員卡羅琳娜·溫格(Caroline Unger)拉貝多芬轉過身,才讓他看到觀眾起立五次並瘋狂地在鼓掌。當時,即使是皇室夫婦出場,觀眾也只會起立三次表示敬意,而五次對於一位非受雇於皇室的人來說,是未有的。這甚至引來警方到達現場,去制止這種自發的致意。貝多芬深受感動。
交響曲在1826年8月付梓出版,並且題獻給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三世。取得「專屬權」的英國則要等到1825年3月21日才能聽到交響曲。而且英國首演中,終樂章是用義大利語演唱的。
不少人認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是目前最「偉大」的交響曲,因為其中將管弦樂之美與人類歡樂大同的理想結合得如此美妙,整體氣勢磅礴,氣象雄偉。前三個器樂樂章的長度,只有《英雄交響曲》可與之一比。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的快板,暗沉又充滿轉折,起於一弦樂漸強,又終於相似的過程。第二樂章是歡樂的諧謔曲。而第三樂章則是甘美的柔板,但結尾處卻換成了莊嚴的旋律。第四樂章,先是粗暴的弦樂陸續打斷前三個樂章的主題,表示否定,而後是微弱的,來自遠方般的歡樂頌主題,高潮時,主題用樂隊全奏得以加強,然後才進入合唱部分。合唱部分可以說是整部交響曲最精彩的,大約用了席勒《歡樂頌》中三分之一的詩句,長度可比古典主義時期一部典型的交響曲,編製是一個混聲四部合唱加上四位獨唱(SATB)。他們交替獻聲,頌唱人類的兄弟情誼。管弦樂色彩斑斕,起起伏伏充滿變化之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第九交響曲的原譜定為人類文化遺產。2003年原稿由一位英國人在倫敦索思比拍賣行以213萬英鎊購得。

 

貝多芬的作品包括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曲,5部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三重協奏曲弦樂四重奏。帶Op編號的作品有138部。至於帶有WoO.標籤的作品則有205部,表示該作品是「Werke ohne Opus-Nummer」(不帶Op編號的作品),這些作品雖然有很多在他生前都被發表了,但是他並不認為這些作品值得配上一個Op號。而比較少見的是帶「Hess」編號的作品,共14卷,這些作品是由瑞士作曲家威利·黑斯(Willy Hess)為貝多芬作品全集作出的補充。

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三交響曲(英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第九交響曲》、《悲愴奏鳴曲》和《月光奏鳴曲》等等。其32首編號鋼琴奏鳴曲,包括《悲愴》和《月光》等被漢斯·馮·彪羅尊稱為鋼琴的「新約全書」(「舊約全書」為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他早期的音樂,受海頓莫扎特的古典主義風格影響很大,如第一交響曲。而在早期鋼琴奏鳴曲,如《悲愴》中,其和聲特點,八度的頻繁以及豐富厚實的織體,體現了穆齊奧·克萊門蒂楊·杜賽克對貝多芬的影響。到了中後期,作品越發表現出他強烈的個人風格,貝多芬甚至借音樂直白自己的理想和訴求。

貝多芬可以說繼承了德奧作曲家巴赫海頓莫扎特的音樂精髓,將古典主義音樂在形式方面做到了極限。當時巴赫的音樂還有待人們的發掘。但貝多芬的老師內弗在教學中已經讓貝多芬感受到這位「歐洲音樂之父」的過人之處,貝多芬曾說過「他不是小溪(Bach),而是大海。」

1855年,W·德蘭茲提出了對貝多芬創作時期的著名三分法。雖然這一劃分不斷遭受批評,說其中有過分絕對化和不夠確切的現象,但是它卻非常有助於人們體會貝多芬創作風格的發展。第一階段是1804/05年前,是早期階段。這期間,貝多芬非常明顯的顯示出他對古典主義傳統的依賴。1805到1814年則是旺盛的中期。貝多芬大部分有名的作品都誕生於此時期。經過低谷之後,1819年的貝多芬顯示出晚期的創作特徵,自省而神秘,作品規模進一步被擴大。

作品列表(交響情人夢曾出現的曲目標為藍色)

交響曲
作品 21 (1800) 交響曲 No. 1 C 大調
作品 36 (1803) 交響曲 No. 2 D 大調
作品 55 (1805) 交響曲 No. 3 降E 大調 英雄(Eroica)-只在漫畫版提過
作品 60 (1807) 交響曲 No. 4 降B 大調
作品 67 (1808) 交響曲 No. 5 C 小調 命運
作品 68 (1808) 交響曲 No. 6 F 大調 田園(Pastoral)
作品 92 (1813) 交響曲 No. 7 A 大調
作品 93 (1814) 交響曲 No. 8 F 大調
作品 125 (1824) 交響曲 No. 9 D 小調 合唱(Choral) 
鋼琴協奏曲
作品 15 (1795) 鋼琴協奏曲 No. 1 C 大調
作品 19 (1795) 鋼琴協奏曲 No. 2 降B 大調
作品 37 (1803) 鋼琴協奏曲 No. 3 C 小調
作品 58 (1807) 鋼琴協奏曲 No. 4 G 大調
作品 73 (1809) 鋼琴協奏曲 No. 5 降 E 大調 皇帝(Emperor) 
全作品(按編號順序)
作品 1 (1795) 鋼琴三重奏
鋼琴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調
鋼琴三重奏 No. 2 G 大調
鋼琴三重奏 No. 3 C 小調
作品 2 (1796) 鋼琴奏鳴曲
鋼琴奏鳴曲 No. 1 F 小調
鋼琴奏鳴曲 No. 2 A 大調
鋼琴奏鳴曲 No. 3 C 大調
作品 3 (1794) 弦樂三重奏 No. 1 降 E 大調
作品 4 (1795) 弦樂五重奏 降 E 大調
作品 5 (1796) 奏鳴曲 鋼琴和大提琴
奏鳴曲 鋼琴和大提琴 No. 1 F 大調
奏鳴曲 鋼琴和大提琴 No. 2 G 小調
作品 6 (1797) 四手聯彈鋼琴奏鳴曲
作品 7 (1797) 鋼琴奏鳴曲 No. 4 降 E 大調
作品 8 (1797) 弦樂三重奏(小夜曲) No. 1 D 大調
作品 9 (1798) 弦樂三重奏
弦樂三重奏 No. 2 G 大調
弦樂三重奏 No. 3 D 大調
弦樂三重奏 No. 4 C 小調
作品 10 (1798) 鋼琴奏鳴曲
鋼琴奏鳴曲 No. 5 C 小調
鋼琴奏鳴曲 No. 6 F 大調
鋼琴奏鳴曲 No. 7 D 大調
作品 11 (1798) 鋼琴三重奏 No. 4 降B 大調
作品 12 (1798) 小提琴奏鳴曲
小提琴奏鳴曲 No. 1 D 大調
小提琴奏鳴曲 No. 2 A 大調
小提琴奏鳴曲 No. 3 降E 大調
作品 13 (1799) 鋼琴奏鳴曲 No. 8 C 小調 悲愴
作品 14 (1799) 鋼琴奏鳴曲
鋼琴奏鳴曲 No. 9 E 大調
鋼琴奏鳴曲 No. 10 G 大調
作品 15 (1795) 鋼琴協奏曲 No. 1 C 大調
作品 16 (1796) 五重奏 鋼琴和管樂器
作品 17 (1800) 圓號奏鳴曲 F 大調
作品 18 (1800) 弦樂四重奏
弦樂四重奏 No. 1 F 大調
弦樂四重奏 No. 2 G 大調
弦樂四重奏 No. 3 D 大調
弦樂四重奏 No. 4 C 小調
弦樂四重奏 No. 5 A 大調
弦樂四重奏 No. 6 降B 大調
作品 19 (1795) 鋼琴協奏曲 No. 2 降B 大調
作品 20 (1799) 七重奏 降E 大調
作品 21 (1800) 交響曲 No. 1 C 大調
作品 22 (1800) 鋼琴奏鳴曲 No. 11 降B 大調
作品 23 (1801) 小提琴奏鳴曲 No. 4 A 小調
作品 24 (1801) 小提琴奏鳴曲 No. 5 F 大調 春(Spring)
作品 25 (1801) 小夜曲 D 大調 長笛, 小提琴和中提琴
作品 26 (1801) 鋼琴奏鳴曲 No. 12 降A 大調
作品 27 (1801) 鋼琴奏鳴曲
鋼琴奏鳴曲 No. 13 降E 大調
鋼琴奏鳴曲 No. 14 升C 小調 月光
作品 28 (1801) 鋼琴奏鳴曲 No. 15 D 大調
作品 29 (1801) 弦樂五重奏 C 大調
作品 30 (1803) 小提琴奏鳴曲
小提琴奏鳴曲 No. 6 A 大調
小提琴奏鳴曲 No. 7 C 小調
小提琴奏鳴曲 No. 8 G 大調
作品 31 (1802) 鋼琴奏鳴曲
鋼琴奏鳴曲 No. 16 G 大調
鋼琴奏鳴曲 No. 17 D 小調 暴風雨
鋼琴奏鳴曲 No. 18 E 降 大調
作品 32 (1805) 歌曲 - 致希望
作品 33 (1802) 七首小作品 鋼琴
作品 34 (1802) 6首以一原主題進行的變奏曲 鋼琴,F 大調
作品 35 (1802) 15首以一原主題進行的變奏曲和賦格 鋼琴,降E 大調 英雄(Eroica)
作品 36 (1803) 交響曲 No. 2 D 大調
作品 37 (1803) 鋼琴協奏曲 No. 3 C 小調
作品 38 (1803) 鋼琴三重奏 No. 8(七重奏整理版本 作品 20)
作品 39 (1789) 兩首前奏曲 裡面包括了12中大調 鋼琴
作品 40 (1802) 浪漫曲 小提琴 G 大調
作品 41 (1803) 小夜曲 鋼琴和長笛 或 小提琴 D 大調
作品 42 (1803) 夜曲 中提琴和鋼琴 D 大調
作品 43 (1801) 普羅米修斯的創造物* 序曲和芭蕾音樂
作品 44 (1792) 鋼琴三重奏 No. 10(以一主題進行的變奏曲 降 E 大調)
作品 45 (1803) 三首進行曲 鋼琴,四手聯彈
作品 46 (1795) 歌曲 - 阿德萊德
作品 47 (1802) 小提琴奏鳴曲 No. 9 A 大調 克羅采(Kreutzer)
作品 48 (1802) 歌曲
歌曲 - 請求
歌曲 - 下一個人的愛(Die Liebe des Nächsten)
歌曲 - 論死亡
歌曲 - 自然中主之榮耀
歌曲 - 神的力量與眷顧(Gottes Macht und Vorsehung)
歌曲 - 吻歌(Bußlied)
作品 49 (1792) 鋼琴奏鳴曲
鋼琴奏鳴曲 No. 19 G 小調
鋼琴奏鳴曲 No. 20 G 大調
作品 50 (1798) 浪漫曲 小提琴 F 大調
作品 51 (1797) 迴旋曲
迴旋曲 C 大調 鋼琴
迴旋曲 G 大調 鋼琴
作品 52 (1805) 歌曲
歌曲 - 魔鬼之環遊世界
歌曲 - 火 (Feuerfab)
歌曲 - 寂靜的小歌曲(Das Liedchen von der Ruhe)
歌曲 - 五月歌
歌曲 - 莫利的告別(Mollys Abschied)
歌曲 - 愛情
歌曲 - 土撥鼠
歌曲 - 溫德霍爾的小花(Das Blümchen Wunderhold)
作品 53 (1803) 鋼琴奏鳴曲 No. 21 C 大調 華德斯坦(Waldstein)
作品 54 (1804) 鋼琴奏鳴曲 No. 22 F 大調
作品 55 (1805) 交響曲 No. 3 降E 大調 英雄(Eroica)
作品 56 (1805) 三重協奏曲 C 大調
作品 57 (1805) 鋼琴奏鳴曲 No. 23 F 小調 熱情(Appassionata)
作品 58 (1807) 鋼琴協奏曲 No. 4 G 大調
作品 59 (1806) 弦樂四重奏
弦樂四重奏 No. 7 F 大調「拉斯莫夫斯基 1」
弦樂四重奏 No. 8 E 小調「拉斯莫夫斯基 2」
弦樂四重奏 No. 9 C 大調「拉斯莫夫斯基 3」
作品 60 (1807) 交響曲 No. 4 降B 大調
作品 61 (1808) 小提琴協奏曲 D 大調
作品 62 (1807) 科里奧蘭序曲
作品 63 (1806) 弦樂五重奏 ( 作品 4的整理版本) 鋼琴三重奏
作品 64 (1807) 鋼琴三重奏 ( 作品 3的整理版本) 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
作品 65 (1796) 詠嘆調 - Ah perfido!(喔~不忠實的)
作品 66 (1796) 莫扎特主題「一位少女或一位女性」變奏曲 ,大提琴
作品 67 (1808) 交響曲 No. 5 C 小調
作品 68 (1808) 交響曲 No. 6 F 大調 田園(Pastoral)
作品 69 (1808) 奏鳴曲 鋼琴和小提琴,大提琴 No. 3 A 大調
作品 70 (1808) 鋼琴三重奏
鋼琴三重奏 No. 5 D 大調「鬼魂」
鋼琴三重奏 No. 6 降E 大調
作品 71 (1796) 管樂六重奏降E
作品 72 (1803) 歌劇 - 費德里奧(序曲於1814年寫成)
作品 72a (1805) 歌劇 - 列奧諾拉(序曲為列奧諾拉第二號)
作品 72b (1806) 歌劇 - 列奧諾拉(序曲為列奧諾拉第三號)
作品 73 (1809) 鋼琴協奏曲 No. 5 降 E 大調 皇帝(Emperor)
作品 74 (1809) 弦樂四重奏 No. 10 降 E 大調 豎琴
作品 75 (1809) 歌曲
歌曲 - 迷娘
歌曲 - 新的愛情,新的生活
歌曲 - 詞:歌德浮士德*從前有一個國王
歌曲 - 格雷太爾的警告
歌曲 - 致遠方的愛人
歌曲 - 知足的人
作品 76 (1809) 6首以一原主題進行的變奏曲 鋼琴作品,D 大調
作品 77 (1809) 鋼琴幻想曲
作品 78 (1809) 鋼琴奏鳴曲 No. 24 升 F 大調
作品 79 (1809) 鋼琴奏鳴曲 No. 25 G 大調
作品 80 (1808) 合唱幻想曲
作品 81a (1809) 鋼琴奏鳴曲 No. 26 降 E 大調 告別
作品 81b (1795) 六重奏 降E
作品 82 (1809) 歌曲
歌曲 - 希望
歌曲 - 愛之怨
二重唱 - 不耐煩的女情人(L'amante impatiente)
歌曲 - 不耐煩的女情人(L'amante impatiente)
歌曲 - 生活的享受
作品 83 (1810) 歌曲
歌曲 - 憂鬱中的歡樂
歌曲 - 渴望
歌曲 - 一條畫出來的系帶(Mit einem gemalten Band)
作品 84 (1810) 艾格蒙 (序曲和情景音樂)
作品 85 (1804) 基督在橄欖山上
作品 86 (1807) C 大調彌撒
作品 87 (1795) 三重奏 兩雙簧管和英國號 C 大調
作品 88 (1803) 歌曲 - 友誼之幸福
作品 89 (1814) 波羅乃茲 C 大調
作品 90 (1814) 鋼琴奏鳴曲 No. 27 E 小調
作品 91 (1813) 威靈頓公爵的勝利 ("戰役" 交響曲)
作品 92 (1813) 交響曲 No. 7 A 大調
作品 93 (1814) 交響曲 No. 8 F 大調
作品 94 (1815) 歌曲 - 致希望
作品 95 (1810) 弦樂四重奏 No. 11 F 小調 嚴肅(Serioso)
作品 96 (1812) 小提琴奏鳴曲 No. 10 G 大調
作品 97 (1811) 鋼琴三重奏 No. 7 降 B 大調 大公(Archduke)
作品 98 (1816) 歌曲 套曲 - 致遠方的愛人
作品 99 (1816) 歌曲 - 守諾的人
作品 100 (1814) 歌曲 - 紀念石
作品 101 (1816) 鋼琴奏鳴曲 No. 28 A 大調
作品 102 (1815) 奏鳴曲 鋼琴和小提琴,大提琴
奏鳴曲 鋼琴和小提琴,大提琴 No. 4 C 大調
奏鳴曲 鋼琴和小提琴,大提琴 No. 5 D 小調
作品 103 (1792) 木管八重奏 降E
作品 104 (1817) 弦樂五重奏(鋼琴三重奏 No. 3 的整理版本)
作品 105 (1819) 6套變奏曲 鋼琴和長笛
 
「槌子鍵鋼琴」奏鳴曲手稿作品 106 (1818) 鋼琴奏鳴曲 No. 29 降B 大調 槌子鍵鋼琴
作品 107 (1820) 10套變奏曲 鋼琴和長笛
作品 108 (1818) 25首蘇格蘭歌曲
作品 109 (1822) 鋼琴奏鳴曲 No. 30 E 大調
作品 110 (1822) 鋼琴奏鳴曲 No. 31 降A 大調
作品 111 (1822) 鋼琴奏鳴曲 No. 32 C 小調
作品 112 (1815) 平靜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合唱和樂隊)
作品 113 (1811) 歌唱劇 - 雅典的廢墟
作品 114 (1822) 進行曲和合唱 - 新屋落成典禮
作品 115 (1815) 序曲 - 命名日
作品 116 (1802) 聲樂三重奏,樂隊伴奏- Tramte, empi tremate
作品 117 (1811) 歌唱劇 - 史提芬王
作品 118 (1814) 輓歌(合唱和樂隊)
作品 119 (1822) 11首新小曲 鋼琴
作品 120 (1823) 33變奏曲 鋼琴 主題「Diabelli的一首圓舞曲」,C 大調(迪阿布里變奏曲)
作品 121a (1803) 鋼琴三重奏 No. 11(「我是卡卡杜裁縫」主題變奏曲)
作品 121b (1822) 奉獻歌 (Opferlied) (合唱和樂隊)
作品 122 (1824) 團歌(或「聯盟之歌」 Bundeslied)(合唱和樂隊)
作品 123 (1822) 莊嚴彌撒 Mass D 大調(Missa Solemnis)
作品 124 (1822) 序曲 - 新屋落成典禮
作品 125 (1824) 交響曲 No. 9 D 小調 合唱(Choral)
作品 126 (1824) 六首小作品 鋼琴
作品 127 (1825) 弦樂四重奏 No. 12 降E 大調
作品 128 (1822) 歌曲 - 吻
作品 129 (1795) 綺想輪旋曲 鋼琴 G 大調 遺失一分錢的憤怒(Rage over a lost penny)
作品 130 (1825) 弦樂四重奏 No. 13 降B 大調
作品 131 (1826) 弦樂四重奏 No. 14 C升 小調
作品 132 (1825) 弦樂四重奏 No. 15 A 小調
作品 133 (1826) 降B大調絃樂四重奏大賦格
作品 134 (1826) 鋼琴 大賦格 四手聯彈
作品 135 (1826) 弦樂四重奏 No. 16 F 大調
作品 136 (1814) 康塔塔 - 榮耀的一刻
作品 137 (1817) 弦樂五重奏(賦格) D 大調
作品 138 (1807) 序曲 - 列奧諾拉第一號

 

馬勒 第八號交響曲《千人》

馬勒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古斯塔夫·馬勒(德語: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波希米亞出生的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當時被視為傑出的指揮家,現在則被視作連接十九世紀晚期與現代音樂的重要作曲家。

馬勒生於奧地利帝國波希米亞的喀里斯特(今屬捷克)的一個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家庭,1875年獲准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就讀,向茱里奧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學習鋼琴,隨後又到維也納大學修讀布魯克納講授的課程。他第一次嘗試作曲,是為了參加一場歌劇比賽而寫下悲嘆之歌(後來馬勒把這部作品改為合唱曲)。不過他並未成功,於是把注意力轉向指揮。1890年他在巴德哈爾市(Bad Hall夏季劇院獲得第一份指揮工作,以後他陸續擔任多家大型歌劇院指揮──1881年在盧布爾雅那,1882年在奧洛穆茨,1884年在卡塞爾,1885年在布拉格,1886年在萊比錫,1891年則在布達佩斯。

1891年馬勒在漢堡歌劇院首次獲得長期聘任,直到1897年離開。於漢堡歌劇院任職期間,他在史坦因巴赫度過夏天並專心於作曲,這段時間裡馬勒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和「少年魔法號角」。

1897年,為了保住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這個極具聲望的位置,原是猶太教徒的馬勒改信天主教(當時並不容許猶太教徒擔任這個職務),自此十年他都留在維也納,以其近乎苛求的完美主義著稱。一年之中他花費九個月管理歌劇院,剩下三個月主要待在麥亞尼希作曲;他有一棟小房子位於沃特湖畔,馬勒在此創作了第二號至第八號交響曲。1902年,與愛爾瑪·辛德勒結婚,育有兩個女兒;長女在1907年過世,同年他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還失去了維也納歌劇院的職務──馬勒試著在維也納表演他並未被廣泛接受的作品,卻受到多數反猶太的媒體攻訐抨擊。縱然第四號交響曲曾獲得些許好評,一直到1910年第八號交響曲首演,馬勒才真正在音樂上得到肯定,之後的作品皆未在他生前公開演出。

馬勒一直承受著越發嚴厲的反猶太攻擊,直到1907年幾乎已是忍無可忍,同年接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職務,1908年也指揮了一季,卻因為大都會轉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職。隔年又回到紐約擔任新成立的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指揮,大約此時他完成「大地之歌」與最後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九號交響曲。1911年2月最後一次前往美國,此時馬勒的病況嚴重,在他要求之下被送回維也納。1911年5月18日,馬勒因鏈球菌感染病逝於奧匈帝國內的維也納,留下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死後葬於維也納格林清墓園。

馬勒的音樂
馬勒啟蒙於德國音樂傳統──發源自巴赫和「維也納派」: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與舒伯特等人的創作,融合了舒曼、孟德爾頌等浪漫時期作曲家的音樂,然而對其作品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則是馬勒所說,在貝多芬之後唯一作品中真正有「發展」的華格納。

馬勒的交響樂作品規模龐大,時間方面和樂隊的編製方面都是空前的,例如第三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就長達30多分鐘。這樣,他的交響曲具有更多表現自己情感想法的空間。龐大的樂隊,有時還包括場外樂隊和大規模的合唱隊,使得對巨大的情感落差表達成為可能,而且能夠給觀眾極大的感官享受。

馬勒結合了浪漫主義的概念──包括為交響曲設標題,或是樂章的整合,與交響曲中歌曲曲調的運用,這些概念皆因交響樂團在管絃編制上的重大發展而得以實現。當他尋求能夠延伸其音樂世界的方法,所帶來的是馬勒擴展了交響樂體制,最後致使他打破對形式既有的認知。他曾說一部交響曲應該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因此馬勒在呈現他的作品之時遇上困難,也會持續修改樂曲細節直到呈現的效果能讓他滿意。

馬勒的交響曲約可分成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被他當時正在閱讀的「魔號角」詩集強烈影響著,還融合了他取材自這本詩集的歌曲曲風,這個時期涵蓋了第一號至第四號交響曲。第二時期包含隨後三部交響曲,也被稱為「三部曲」。風格集中於猛烈的情感表現,其中第六號「悲劇」交響曲裡的鐵鎚敲擊震撼當時的維也納聽眾,也啟發了其他作曲家。他最後的時期以複雜的對位結構聞名,包含第八號、第九號、和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以及聯篇聲樂交響曲「大地之歌」。

馬勒著迷於承襲貝多芬,同時也懼於寫出第九號交響曲,宣稱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第九號」:意指與著名的貝多芬第九號D小調交響曲具有同等規模的交響曲。極少數作曲家能像馬勒般將其作品與生活如此隨意地融合。第十號交響曲的手稿上,還留著他給妻子愛爾瑪的記注(當時愛爾瑪與沃爾特·格羅佩斯發生婚外情),還有其他手寫的注釋等等。馬勒靈性深遠,被形容成「時時皆與上帝通達」,以神性自然描繪著他的音樂。

這個原因致使在馬勒死後,其音樂長時間被視為超脫情感,甚至達到神秘至高境界。從他無止盡地尋求擴展表達音樂的方式來說確實如此,不過他同時也是個極端熱衷的藝師──自其嚴謹的工作方式,細密計劃,還有對前輩作曲家的研究上就可看出。

影響
某些角度來說,馬勒在追隨者眼中扮演的關鍵性角色,讓他儼然成為現代音樂的海頓。 他的作曲風格對勛伯格、韋伯恩與貝爾格造成深遠影響,同時也影響了曾經與他共事,事業上受其助力的指揮家:布魯諾·瓦爾特與奧圖·克倫培勒。他們將馬勒的音樂介紹至美國,更改變了好萊塢電影配樂的做法。他不只是個作曲家,更是提倡革新的指揮,他的理論、技巧至今仍使用。他時常說:「傳統只是傷感。」,還要求大量排練曲目;即使這麼做讓公演品質比過去更為精進,終究導致馬勒與樂團之間關係緊張。

馬勒在世的時候,其作為指揮家要比他作曲家的身份名氣來得要大,還被認為19、20世紀最重要的指揮家。可惜馬勒不曾留下錄音。但根據旁人的描述,馬勒指揮時動作幅度很大,非常投入。

反之,他的作品長期不被接受(部分原因可能來自於他猶太人身分),讓馬勒說出了那句名言:「我的時代將要來臨。」二十世紀中期,他的時代的確來臨。那些早已認識他的人與包含萊奧納德·伯恩斯坦在內的同世代指揮家皆擁護馬勒,而渴求於探索音樂新浪潮的廣大聽眾亦慢慢接受馬勒的音樂及建立起擁護支持他的社群。馬勒的作品全集很快地被錄製,而他的作品更成為許多指揮登上職業顛峰的驗證。

20世紀後期新發展的樂理得以對馬勒的樂曲作出改動及條訂,同時亦有人嘗數完成第十號交響曲。萊奧納德·伯恩斯坦,克勞斯·滕斯泰特,皮埃爾·布列茲、里卡多·夏伊、朱塞佩·西諾波里,克勞迪歐·阿巴多、柏納·海汀克、小澤征爾、西蒙·拉特爵士、麥可·提爾森·湯瑪斯與班傑明·山德爾等指揮家都是樂界公認詮釋馬勒的好手,他的音樂將繼續吸引聽眾。

代表作品
 交響曲

第一號交響曲「巨人」/「泰坦」(1884年─1888年)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1887年─1894年)
第三號交響曲(1893年─1896年)
第四號交響曲(1899年─1901年)
第五號交響曲(1901年─1902年)
第六號交響曲「悲劇」(1903年─1905年)
第七號交響曲(1904年─1906年)
第八號交響曲「千人交響曲」(1906年─1907年)
大地之歌(1907年─1909年)
第九號交響曲(1909年─1910年)
第十號交響曲 未完成
由他人續編成交響曲編制的版本:
庫克(1964年、1972年、1989年)
卡本特(1966年)
惠勒(1959年)
小馬捷提(1989年) 


 聯篇歌曲集、歌曲集及其他聲樂作品
悲歎之歌(1878年原為歌劇體制,1896年改為合唱曲)
為男高音與鋼琴所做的三首歌(1880年)
青年時期歌曲作品(1880年─1883年)
旅行者之歌(1883年─1885年)
歌曲集:少年魔法號角(1892年─1896年;另兩首則在1899年 與1901年完成)
呂克特之歌(1901年─1903年)
亡兒之歌(1901年─1904年)

 
arrow
arrow

    史大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